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从实践的观点对此提供解释:长期以来,人们的经济活动已经形成了以年度做单位(可视为一个近似周期)的习惯,金融证券市场的活动和运作亦明显带有这个特征,其中的各个月份与季节人们的行为当然亦按顺序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到市场的波动。这恐怕说法更木本质的,更令人信服的解释。
然而以上我们只是解答了问题的一半--即周期如何按“波动法则”重复出现的问题,而未解答更重要的另一半;波自身为何相似的问题。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如果说,当年江恩只是直观地发现了他的“波动法则”的自相似性的话,那近二十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和日益深入的研究成果的混沌学与分形理论,已帮助我们找到了奠基与科学之上的结论,认识到看似无序、处于随机状态的资本市场,实际上存在着有序的分形分布,即在其局部与整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具有几何意义上或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性(所谓自相似,是指一个对象的各个小部分与整个对象定性地相同或类似,其实质,是因为同一规律在不同层次的连续实现或重演、“迭代”而成)。这样当年江恩没有解释或更可能是觉得无法解释、唯有将之归于上帝旨意的“波动法则”(从而包含“波动率”)的问题,就有了一个明晰的答案。考虑到我们的世界本来就起源一个混沌的宇宙的话,那么人的思维行为与天文、季节、气候服膺于同一个宏大的、呈循环波动的规律,应该是不奇怪的--不管它的起因是否因为上帝。
循环的“波动法则”一经确认之后,接下来便是寻找循环的起点了。这也是公认的江恩理论的难点,但在实践上又非常重要。江恩基于他的市场是历史的重现的理念指出:“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开始”,他甚至声明:“如果你站在正确的起点上,又知道再现历史的那种循环,那么预测100年甚至1000年将会同预测1年或者2年一样简单。”大有当年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翘起来”的气概。由此可见确定循环起点的重要性。